微风拂过
带来远处花香与青草的气息

如何得到你真正想要得到的

“智虑纯一可使人提升,然而胡思乱想不仅可能走火入魔,甚而毁掉自己。”──黎尔克

“先给我来上第一剂吧!”猫王艾维斯·普里斯莱在每次力气放尽的夜场秀结束之后,尚未人睡之前总会照例丢下这么句话,随之,助理就会循例打开第一个信封袋,从里面倒出一堆五颜六色的巴比妥盐药片、药丸让他和水服下,接着便在他臂弯打下一针静定剂。这时他那全天候待命的专属厨师就急如星火地忙了起来,尽快在这位天王巨星没睡着之前把吃的东西打理好。猫王一般总是在吃上三份芝士汉堡和六七小块的香蕉之后,脑袋便不自觉地垂了下来,助理得立即把他的嘴撬开,从里面挖出还没吞下肚子的食物,免得他因此噎死,随之猫王便可以睡上四个小时再被叫醒。

他的身子实在是虚弱不堪,得由助理架着才能到浴室去沐浴更衣,这时他的手总会颤抖地拉一拉助理的衣襟,要求再给他第二剂。他实在是没有再多的力气自行吞服这些药,而助手只有扒开他的嘴,把药硬给塞进去,然后小心翼翼地喂几口开水服下去。

猫王很难能再开口要求第三剂了,而助理也不等任何交待,便会按照往例给他服上相同各式各样的药,然后让他安稳睡到第二天的午后。当他一醒过来,便会立刻为那浮肿的身子打上一针兴奋剂;同时猛吸几口古柯硷,然后便准备起当晚的夜场秀。

这个瘾头越来越重,最后他不能不三剂一起来,结果就此一命归阴。何以像他这么一位拥有万千歌迷、广受世人喜爱的人物,竟然会如此不知爱惜身体而把大好前程胡乱地毁了?根据猫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所言,这场悲剧都是因为猫王毒瘾已深,最后难以自拔而不得不走的最后旅途。

猫王并不是一个特例,事实上我们周围有许多知名人物都因某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地毁掉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人包括大文豪海明威和名作家普莱斯、名演员威廉,荷顿和佛瑞迪·普林兹、名歌手凯斯·伊利特和珍妮丝·查普琳。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第一,他们都已不在人世,我们都曾目睹他们的死亡;第二,他们都曾向世人明示,若是有一天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非常快乐,然而当真达到那样的成就时,却发现快乐距离他们仍是那么的遥远,因而便继续不断地去追求,在无法获得满足时便借着酗酒、抽烟、吸毒或猛吃来逃避,以致最后把命都给送掉为止,而他们所要的快乐始终都没有得到。

这些人的人生跟我们许多人并没什么两样,第一,他们根本就没弄清楚到底人生所要追求的是什么,因而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失落了;第二,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痛苦,并且是很容易使他们得到的痛苦;第三,他们不知道如何使自己快乐,而只能借助于外界之力以逃避眼前的压力;第四,他们根本没有学到如何下意识控制自己心灵的学问。就因为他们无法掌握住这四点,所以随着外界所加诸的痛苦与快乐起舞。

你到底想得到什么

好好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是你人生中真正想要得到的?你希望有个美满的婚姻吗?你希望得到孩子们的尊敬吗?你希望拥有很多的财富、漂亮的汽车、成功的事业和豪华的别墅吗?你希望能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亲眼看看各种名胜古迹吗?你希望成为受万人嘱目和欢迎的摇滚歌手吗?你希望成为发明时空机的先驱吗?你希望成为德丽莎修女服务团里的一员,去救助贫苦、饥饿的人们吗?亦或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环保人士?

不管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希望,当作这样的梦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何以我会有这样的念头?”当你想有一辆擦亮的车子时,是不是因为它能带给你有成就和自豪的感觉?当你想要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时,是不是因为它能带给你有爱、甜蜜、温馨、关怀的感觉?当你想去服务这个世界时,是不是这可使你觉得自己有用,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我们归根究底地去分析,便会发现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在寻求使自己觉得更好的“感受”。

当你的孩子亲吻你时,可知是什么让你会有甜蜜的感觉?如果你认为那只是两片不同的皮肤接触而已,那你何不干脆让一条狗去吻你呢?我们一切的情绪其实乃是脑子里的各种生化反应所致,而这种种反应都是在一瞬问发生的。如果我们希望能够掌握住自己的情绪,那么就必须下意识地控制脑子的反应,而不是任随这些反应胡乱起舞。

要想好好控制住脑子的反应,你不能不随时注意自己身心所处的“状态”。不容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然而我们若是改变意焦或形气,那么就可以很快地改变先前对于快乐和痛苦的认知。个中原因在《激发无限的潜力》一书中曾经说明过:

我们的身心状态可说是受制于神经系统中,千百万神经活动的总合结果,这些活动乃是各种感觉器官将所测得的外界资料在脑中处理的过程。我们对于大部分身心状态是怎么发生的并不知道,因为当我们一接触到各样的事情,就会立即有相对的状态产生,这个状态可能是消极无力的也可能是积极奋发的,只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如何控制这些状态的发生。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验,突然记不起一位熟悉朋友的姓名?或者一时忘了某个字的笔划?何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你明明知道那个朋友的姓名,也知道那个字该怎么写,可就是当时记不起来,难道说你笨吗?当然不是,那只是你当时处在笨的状态罢了。事情做得好坏的差别不是有没有能力,而得看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你可以有马华·柯林斯的勇气和毅力、也可以有舞王佛雷·亚斯坦的典雅和曼妙、更可以有诺兰·雷恩的体力和耐力、以及有爱因斯坦的聪明和才智,然而若是你一直使自己的身心处在“低落”状态的话,就永远别想能够有发挥潜能的一天。

若是你晓得如何进入积极状态的奥秘,那么就必然能做出你意料之外的成绩出来,任何时刻里你的认知都受制于当时的状态,:而这时的认知便会影响你随后的想法和做法,换句话说;你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跟你的能力无关,面是跟你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有关。因此你若是想改变自己做事的能力,那么就改变自己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这样便可把蕴藏的无限潜能一一发挥出来,做出惊人的成就。

在此各位可能就要问了,到底要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状态呢?在此我用彩色电视机的例子来解释便很容易了解了。如果你希望这台电视能呈现出极佳的色彩和声音的话,首要做的便是把插头接上电源,然后打开电视,而让你处在有劲的形气下,就好比是给自己接上了电源。如果你的形气没有劲的话,那么就有如没接上电源的电视,没有画面、没有声音,只是空荡荡的一面萤光幕而已。想想看,当你清晨醒来还睡跟惺松时,是不是走路跌跌撞撞,脑袋一团浆糊,直到你活动一段时间,让血液流动加快之后才觉得好些?当你的四肢从“静”到“动”,你的脑子便因而发动且清醒起来,然后各种主意便源源不断涌出来;然而若是你的形气处在低沉的状态时,就算是有再好的主意,怕也不见得能够想到。

当然,电视就算插上了电源,你还得把它转到正确的频道上,才能看到所希望看的节目。同理,就你的心理状况而言,在此所说的正确频道乃是指你得把意焦放在能使你振奋的方向。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事物上──任何能使你有兴趣的事物上──那你的感受便会变得比较强烈,因此若是你不喜欢自己的某种习惯,那么只要改变那个频道便成了。生活中我们对于所接触的一切事物都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多得不可胜数,你希望有什么样的反应,可以依自己的意思去选择,只要把状态调到所希望的频道即可。至于要怎样调转频道,你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改变你的形气,第二种便是改变意焦。

形气:推动人生的力量

过去十年中,使我人生有如此巨大转变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这一句话:动作会引动情绪。身体四肢的运用往往会决定我们对于各种事物的不同感受,即使是我们脸部极小的表情变化,或一个不为人察觉的小动作,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感受,因而产生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最终是影响了我们人生的变化。

在此我们不妨作个小小练习,看看形气对我们的感受会有多大影响。先假装你是个严肃且呆板的乐团指挥,手臂正一前一后地晃动着,做这个动作时要很慢很慢,千万不可有劲,同时脸部作出十分困倦的样子,这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好了,现在我们换另外一种动作,请把你双掌用力地合拍两下,脸上堆满极为高兴的笑容,并且大声地喊些能鼓舞士气的叫声,这时你的感觉是不是一下子便跟先前不一样了呢?的确,当你快速地作出一些动作,借着身子和声带,你的感觉很快地便会改变。

我们每一种感觉或情绪都系有一种固定的形气,这些形气包括姿势、呼吸、动作、面部表情等,特别是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这些形气就显现得特别明显。一旦知道什么样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形气时,当你想改变某种不想要的情绪,便可立即借着形气的改变而得到所想要的情绪。这个说起采似乎是很简单,然而问题是绝大多数人的形气只有习惯常用的数种,生活中常常不期然地便会出现,殊不知单单就这几种形气对我们日常的行为便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们脸上总共有超过八十条以上的肌肉,如果这些肌肉习惯了怎样呈现出沮丧、乏味和无奈的表情,那么它们便会不时地以这些负面的牵动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和状态。这还仅仅是面部而已,至于若要包括身体和四肢,那么其影响之大就更难以估计了。在我所开的“与命运有约”的课堂上,我经常会要学员们写下在一周中所曾有过的情绪反应,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每一个人能写出来的不超过一打。为何会这么少呢?因为大部分的人所能运用的形气都不多,结果不得不受控于这些有的情绪反应。

一个人在一周中可能会产生的情绪反应:

疲倦 沮丧 生气 不安 孤独 无聊 痛苦 快乐 松弛 爱 兴奋 难过

你若是知道人生中有数千种情绪可以选择的话,便会发现上面所列的实在是太少了,有鉴于此,各位可要警惕不要只有这么少。在此我建议各位就像是去吃自助餐一样,尽可能想去尝试一些新的菜色,你何不试试热情、渴求、感激、和气、温柔、幽默、梦想、快活、好奇、周到、自信、敢试、突破……这些是不是能使你的名单更长一些呢?

只要你能改变运用习惯了的形气,那么便可以经历到上述的各种情绪,譬如说你只要在脸上绽放出笑容,便能很快感觉到自己的信心。有句老话这么说:“当有一天回顾今天的种种你便会觉得好笑。”如果这句话确有道理,那么你何不今天就开怀地大笑一下呢?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唤醒你的身体,学习不管任何环境中都能处在令你奋起的状态下,至于要怎么做?就在你能不断地设想自己所要处的状态,多练习个几遭,没多久你的感觉便会改变。

如果你一直使自己的形气处在低落的状态,例如肩膀一直下垂着、走起路来双腿仿佛有千斤之重似的;那么你就真会觉得情绪甚差。然而你要怎么改变呢?别忘了形气会引导情绪,而反过来,情绪又会影响形气,这么一来一往就成为无休止的循环了,所以你得深吸口气,抬起头来挺起胸,脸上堆满笑容并摆出生龙活虎的架式才行。如果你真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不妨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每天五次、每次一分钟地面对镜子摆出个大笑脸,这么做或许有些可笑,不过只要你做得够勤快,这个动作便能和你的神经系统搭上线,进而形成一条神经渠道,使你养成习惯性的快乐。试试看,那将会带给你很多的乐趣。

你甚至于还可以更进一步,今后走路可以试着蹦蹦跳跳的方式,它对你会有更大的改变效果,其原因为:一、那是个很不错的运动,二、你的身体会更有活力,三、可以消除你脸上严肃的表情,:四、你可以给路过的人带来欢乐。

其实单单借着笑也能带来很大的改变,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何不每天没有理由地来上个三次五大笑呢?根据娱乐周刊所作的调查,发现八成二的人看电影是为了去笑、百分之七的人是为了去哭,而百分之三的人是为了找寻刺激。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笑实在是所有情绪中最受人欢迎的,如果你曾看过诺曼·卡真斯、迪帕·查普拉和巴尼·席格等人所写的书,便会晓得笑不仅能影响人们的生理,甚而还会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

所以为何不去找个笑口常开的人去向他学习呢?这会很有趣的,你要学他的呼吸方式、学他的肢体动作、学他的面部表情和他讲话的语调。这么做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好笑,可是只要你认真做下去,便能使神经系统跟笑搭上关系,日后脸上便能很自然地不时露出笑容。

当你一旦知晓了某种情绪是跟某种形气有相连的关系后,日后只要想处在何种情绪,便可借形气的改变来达成。数年前我应约翰·丹佛之请,帮助他突破创作的瓶颈,他是个著名的乡村歌曲歌手,曾经有多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个性跟公共形象十分吻合,无怪乎能广受欢迎。

当我了解了过去他所写出那些好听歌曲的背景后;发现都是在作一些运动后所得到的灵感,例如滑雪、开过小飞机或赛车之后,这一切活动都有一个特色,就是其中都包含了“速度”,使得他的肾上腺大量的分泌,再伴随着沿途的美丽风景,因而得以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受人欢迎的曲子。这段时间他之会处于瓶颈,乃是因为欠缺运动所致。因而我建议他生活得有些改变,最好多加强一些体能上的活动,结果没有多久他便恢复了自信,创造力源源地涌出。同样地,若是各位也能这么做,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有相同的改变,只要把你的形气改一改就成了。我们的潜能一直都没有消失,若是想把它挖掘出来,只要让自己处于那种能释放潜能的状态即可。

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不时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这可使你产生自信,—而当你有了自信便会有各样的能力,得以灵活地面对各样的环境—个人的能力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时,往往是因为欠缺活动之故,想想看有那一个老人不是因为活动量减低而衰老?人老不是因为年龄大了,而是活动量减低了,而活动量减到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

如果你曾留意雨后走在马路上的孩子,当他们发现前面有个小水塘时会怎么办?是不是很高兴地跑进去玩着、闹着、笑着?反观那些大人,是不是从水塘边绕过去?不仅绕过去,同时嘴里还嘟嘟嚷囔地抱怨个不停。如果你希望有个不寻常的人生、如果你希望人生中常是春天,那么就在脸上挂着笑容吧,另外展现出一副充满活力的面貌,让自己对于未来有个乐观的期许,这是你活在人世的最大权利。

意焦:能力集中的奥秘

如果你有心想要沮丧,是不是一下子便能做到呢?我相信这对你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你把意焦放在过去那些令你不快的事情上即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有过一些难过的经验,如果我们不断刻意去想这些事情,心中一直惦记着,很快地我们便会懊恼起来。我不知道各位是否曾看过一些很烂的电影?如果那真是个烂片,请问你会三番五次地去看吗?我相信你绝不会那么笨,因为看那种烂片并不能让你得到什么好处,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脑子中经常回想那些让你觉得不痛快的记忆呢?为什么又一直希望去扮演那个最不喜欢的角色呢?为什么一再上演那个事业失败、决策错误的影片?当然这些烂片子并不限于过去实际的经验,也包括那些尚未发生而预先担忧的事。

如果你希望觉得很快乐是不是可以很快做到呢?当然那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你把意焦放在过去曾使你快乐的记忆上,可记得当时是什么样的形气?是不是能够充分记起当时情绪的每个细节?我相信你是能够的,或者是否能够把意焦放在目前使你快乐的事情上,这时又是什么样的形气呢?同理,你也可以把意焦放在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物上,让自己能够预先感受到快乐的情绪。

意焦乃是部分的事实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是绝对的,一般说来,任何一件事物给你的感受或在你心目中的意义,完全取决于你的意焦何在。意焦并不是事物的本体,它乃是一种观点,只是对事物的某一角度的认知结果而已。我们不妨拿照相机的镜头来作比喻,它在摄取景象时永远只是一个大画面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个角度,因而就整个画面而言,镜头很容易便会造成事实的扭曲。假设你现在带着一台相机去参加某个宴会,在大厅的某个角落你把镜头对准其中一群正在争吵的人,所拍出来的照片会输人什么样的印象?是不是好像按个宴会就是一团乱,大家都在吵来吵去,没有一个人快快乐乐的?然而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了大厅另外一个角落,正有一群人高兴地笑着,诉说各样有趣的话题,这时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这个宴会办得十分成功,每个人都觉得很快乐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心中怎样呈现,感受就会怎样被控制。

这也就是何以有些未经当事人同意而出版的传记会那样引人诟病,因为那只是作者个人对另外一人生活的主观认知而已,因而常常把事实的真相给扭曲了。传记之所以不太为一般人所相信,乃是因为其中很多事迹是透过作者的“取景角度”而作的诠释,而我们都知道照相机实在是具有很强的扭曲事实的本领,当我们使用了近摄镜头时往往会把事物放大甚多,若是再经过专家有心的安拌,所拍出来的东西极可能模糊了事实或贬低了它的重要性。套句爱默生所说的话;我们在看别人时,乃是透过了自己的心。

任何事物的意义取决于意焦所在

如果你召开一次业务会议,结果其中有一位仁兄来能及时到场,这时你心中的感受就取决于你的意焦所在。在你心中对于他之不能到场是持什么样的看法?是他根本就不在乎这场会议,亦或是他碰巧遇上了什么困难?这就要看你是从什么角度去看了,你用什么样的意焦,就会造成什么样的情绪。如果说他之不能及时到场,是因为正和别人如火如荼地谈到一笔大生意,你却因不知情而发火他不在场,待日后知道真相时那如何是好?别忘了,我们的意焦往往会决定我们的情绪,所以最好不要动不动便贸然下结论。

意焦会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认知,因而我们应当好好控制自己的意焦,免得不小心而被戏弄了。要想控制意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出问题,因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立时会回复有关的答案,也就是说你找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人为什么要占我的便宜?”这时你的意焦便会放在找寻被占了哪些便宜上,也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占了你的便宜;相反地,若是你问道:“我怎么才能改变不利的状况呢?”这时你就会去想一些船使你扭转局面的办法。由于提出问题是改变人生极具威力的一个利器,我将留待下章好好讨论。事实上,提出问题乃是开启我们无限潜能的钥匙,是改变我们情绪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能在极短时间内扭转我们人生的方向。

在此我举个例子,那是一位成长于阿拉巴马州的孩子,约在十五年前他被同校一名太保同学打了一顿,连鼻子都打出了血,气愤之余他发誓一定要干掉这个家伙以报仇雪耻。于是他回家翻出了母亲所拥有的一把手枪,然后就气汹汹地出去找他的目标了,可以说此时他已走到了一生命运的分界点。终于他看见了那个太保学生,只要轻轻一扣扳机就可一泄胸中怒气,不过就在这重要关头之际,他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扣下扳机我会有什么后果?随之心头便浮起这一幅画面,他得在牢狱之中接受长期监禁的惩罚,里面会有什么样的非人折磨令他难以想像。这些可能后果带给他的痛苦实在远大于复仇的一时快乐,于是他放弃了报复而把枪击向一棵树。

这个男孩名叫波·杰克逊,后来他在自传中写下了这段儿时的回忆,无疑地那件事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分界点,就因为把意焦从报仇的快乐上转向坐牢的痛苦,结果使这位可能毁掉一生的孩子成为当代极负盛名的运动员。

“如箭匠把箭修直,为人师者亦得修正学生思想上的偏差。”──佛陀

意焦所指为何

人是透过身上五种感觉器官的搜集资料来认识周遭的环境,不过每个人都会偏重其中某一种感觉器官,或者是一般所称之感元。譬如说有的人比较受他眼睛所见的影响,亦即视觉器官的功能居于这个人对外界认识的首要地位;另外有些人则较偏重使用听觉器官或触觉器官。每个感元下又可分为数个次感元,它们各司我们对外界所搜集资料的强弱变化,譬如说你可在心头思量某一个影像,然后就这个影像的某一角度(一种次感元)作某种程度的改变,使你因而有较先前不同的感受。当这个影像被你放亮一些后,你的感受很快地就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次感元的改变。理察·班德勒这位神经语言学的创始者,或许是最伟大的次感元专家了,他跟其他专家们所做的事可以上溯到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他是把人类认知方式扫类成五大感觉的创始鼻祖。透过次感元的有效控制,可以加强或减弱我们的感受,它的范围没有限制,可以是快乐或沮丧,也可以是好奇或失望。

要想了解次感元,我不妨用商品包装的条码来说明当更容易了解。这些条码事实上只是一些粗细不等的黑色直线条,不明内情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可是当它经过扫描机扫过之后,便可告诉电脑这个商品的名称、成本、售价、库存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次感元的作用跟商品条码颇有雷同之处,当我们把它们扫过那个称之为“头脑”的扫描机后,它们便会告诉头脑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该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条码编制方式,而所编制出来的项目表洋洋大观,每一种次感元都有它自己的主管范围。

譬如说如果你较偏重于使用视感元的话,那么你对于某次经验的感受,很可能就是视觉次感元所搜集到有关大孝颜色、亮度、距离和位移的综合结果;又如果你较偏重于使用听感元的话,那么所得到的感受就是跟那个经验有关的音量、节拍、音调等次感元所测得的结果。如果说要想使一个人振奋的话,首先就得调好他的感元频道,若他是偏重于视感元的话,那么就得提供能刺激他视觉次感元的因素;若是他偏重于听感元或触感元的话,那就得提供刺激他听觉或触觉次感元的因素;至于有些人可能就得三管齐下,先用视觉、再用听觉、最后用触觉,当这三类都用上了才能管用。一旦你了解了这些次感元对于人们认知上所扮演的角色后,便可从人们平常的谈话中测知他们较偏重于使用哪一类的感元,然后便可以投其所好。

到底我们能使自己的感受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要看我们能把次感元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必须学会好好控制自己的次感元,让它们所呈现给我们的一切经验都对我们有帮助,譬如说你要好好审视一下某个令你头痛的问题,那么就不妨把这个问题摆在脑子里,然后臆想着把它拉远,接着你站在高处换个新的角度去看它,请问你这时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如何?对很多人来说,头痛的程度会减轻。现在你再把它拉近,使它变得更大、更亮,请问此时的感受又会怎么样?是不是感受更强了些呢?这种次感元的改变有点像是改变菜单中的菜色那样简单,它们确能改变你对于外界事物的最终感受。虽然在“激发心灵潜力”一书中我已经很详尽地介绍了次感元,在此我再重复介绍只是希望各位确实了解这一重要的改变利器。

别忘了,只要改变了次感元,你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对于任何事物的感受。譬如说就以昨天所发生的某件事而言,如果你重新把它在脑海里呈现,把它慢慢推到几乎一英里之远,成为一个模糊的小点直至没人黑暗之中,请问此时这件事给你的感觉是昨天发生的,亦或是觉得好像发生了好冬?如果这件事给你的是个好的印象,那么就把它拉回来,否则就让它留在那里吧,谁希望一直记住那样的事呢?当你有一个很好的记忆时,就算是它发生于很久之前,好好地回想一下吧,把它拉到近前,让它变得更大、更亮、更立体、更富有色彩,现在请你跨进去成为其中的人物,请问此时你觉得它是发生于很久之前呢?还是它就发生于近前?你瞧,我们只要改变一下次感元,便可以把发生的时间都改变了。

画出自己的蓝图

发掘次感元是一段很有趣的过程,或许你想发掘自己的,也或许你想去发掘别人的,当你了解得越精确,就越能掌握住人际关系,因此请你赶快来做这件事。如果你曾有过很美的经验的话,那么请这么做:把你对于事物的感受度按其愉快的强弱分成0到100等100个等级,0代表一点愉快的感觉都没有,而100代表再愉快不过的感觉了。如果我们假设你那个经验的感受等级是80,现在请根据下面所列的“可能次感元查核表”来看看是哪一种次感元能使你比较愉快,让你有更快乐的感觉。

可能次感元查核表

视感元:

1.动画/定格图像是动画亦或是定格?

2.彩色/黑白图像是彩色画面亦或是黑白画面?

3.左右图像位置是在左、在右亦或是在中间?

4.高低图像位置是在上、在下亦或是在中间?

5.明暗图像是明亮、微暗亦或是昏暗?

6.大小图像是大、是中亦或是小?

7.距离图像与你之间的距离有多近?

8.快慢图像移动的速度是快、适中亦或是慢?

9.有无特定焦点焦点是否对正某一特殊目标?

10.图内或图外你在图像之中亦或是在图像之外观看?

11.景幅图像是全景亦或是片景?

12.平面或立体图像是平面或立体?

13.突出颜色有无特别引起你住目的颜色?

14.观看角度你是仰视、俯视亦或是平视?

15.特别感受给你什么样的特别感受?

听感元:

1.发声源是你在对别人说,还是在听别人说?

2.内容你说了些什么特别的亦或是听到了什么特别的?

3.方式你是如何说或如何听?

4.音量音量有多大?

5.音调音调有多高?

6.即拍节拍速度有多快?

7.位置声音来自何方?

8.嘈杂度声音是和谐的亦或是嘈杂的?

9.规律发声规律不规律?

10.音调变化有无抑扬顿挫?

11.特殊字眼是否有用特殊的字眼?

12.持续时间声音持续时间的久暂?

13.特点声音有无特别之处?

14.特别感受给你什么样的特别感受?

触感元:

1.温度的改变温度是否有变?是冷亦或是热?

2.质地的改变质地是否有变?是粗糙亦或是细致?

3.软硬度是硬亦或是软?

4.震动有无震动?

5.压力压力是增了亦或是减了?

6.压力源压力来自何方?

7.松紧度是紧或是松?

8.动量、方向、速度有无移动?如果有的话,方向何?速度多快?

9.呼吸呼吸方式为何?如何开始?如何结束?

10.重量感觉是重亦或是轻?

11.持续性感觉是持续的亦或是间歇的?

12.尺寸及形状之改变大小及形状有无改变?

13.方向是向你靠近亦或是远离?

14.特别感受给你什么样的特别感受?

你可以针对经验比对查核表所列的每一个问题项,譬如说在视感元这一大项中的第一小项,请问你记忆中的图像是动画呢亦或是定格?如果那是个动画,请问它给你的感受是不是不错呢?现在再请你把这动画转换为定格看看会怎样?请问你的喜欢感受度是否变差了?差了有多少个百分比呢?假设它从80降为50,那么把这个差异登记在该项下,这可以给你作为日后使用的参考。

现在我们将那个定格画面回复成原来的动画形态,也就是仍为80的喜欢感受度,接下来再测试第二小项,请问它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如果它是黑白的,记住它给你的感受,现在请你把它改为彩色看看会怎样,请问它是否会提高你的喜欢感受度?如果是的话请把它对你情绪的影响登记下来,再如果它给你的感受度是九五的话,那你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一点,日后对你会很有价值的。譬如说日后当你碰上一件过去经常想逃避的任务时,此时你可以给它加上色彩,很快地你就会对这个任务改变先前的态度。现在让我们再把这个图像回复原来的黑白面目,按照表所列的每一项逐步测试下去,比较你的情绪改变,看看有多大的差异。 别忘了,每当测试一项完了之后,你就要回复它本来的面目,然后再接下去做另一项。

在此我提醒各位多多注意明暗度这个次感元,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明亮的图像对其情绪的影响会比较大。现在请你回想某次美好的经验,然后让这个图像越来越亮,是不是会让你觉得心情比先前更好些呢?我相信必然是不错,不过这也有例外,譬如说若是你的回忆是正和心爱的人共度罗曼蒂克的时光,这时把亮度提高就完全不太适宜了。如果你把图像弄暗、弄昏黄、弄模糊又会如何呢?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会使人觉得沮丧,所以最好把它弄亮些。

接下来再让我们测试一下听觉次感元,请在脑海中再复制一个经验,请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如果提高它的音量会对你的快乐感受度有何影响?如果加快它的节奏呢?请把所测得的结果写下来,再接下去测试其他的小项。如果你所想的这个经验中的声音是发自另有其人,改变一下它的抑扬顿挫和口音,看看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度?如果你把它的音质从柔声细语变成声若宏钟会怎么样?别忘了做完每一项测试后要把声音回复到原来的样子,然后再做下一项。

最后让我们来测试一下触感元,当你想起一件愉快的经验时,如果改变各种不同的次感元,看看它们会加强你的愉快感受度呢或是降低了?到底温度提高了会使你更舒服呢亦或是更不舒服?想想你的呼吸,是什么情形呢?如果你的呼吸从短促变为深长,请问会不会影响你的感受?看看前后有什么样的差异,把它记录下来。到底它的质地是什么样?给它改个头、换个面如何?把它从软绵绵的改为毛茸茸的,湿漉漉的变为黏搭搭的。

当你进行这一连串的改变时,身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把它写下采。当你做完了这一切的测试,也记下了所有的结果之后,现在请你回到最开始,按照所记下的资料调整自己的经验,使之得到最佳的图像、声音和感觉,然后就把这个结果想像成彷佛是真的一般,似乎用手便可以掐出水来似地为止。

在做这个练习时,你很快地便会发现,自己对于某些次感元的感受度比别人来得强些,而别人对于另外某些次感元的感受度又比你来得强此,对于这种现象你可别觉得奇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各人有其偏好的感受方式。上面所做的只不过是要测知你脑子是如何规划有关你经验的蓝图,你要记住它也要运用它,它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者就在今天)可能对你会产生很大的帮助。知道那一种次感元能使你有美好的感受,那你就能知道如何加强自己正面的情绪反应,而降低负面的情绪反应。譬如说如果你知道把图像变大、变亮和拉近能很容易地强化你的情绪,那么如果你想使自己振奋起来时,就可以在脑海里按照着臆想改变。相反地,你也可以“不”把你的问题变大、变亮及拉近,来降低其负面的情绪反应。像这么做,你便可以知道如何很快地把自己拉出消极无力的状态,从而进入积极振奋的状态,充分发挥自己身上的各样潜能。改变你的状态和你的人生,”现在你已经知道如何柬改变自己的状态,那并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譬如说你可以很快地改变自己的形气,只要你调整一下呼吸即可;你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意焦,只要你作好决定要注意什么,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注意,你更可以改变一切有关的次感元。既然你已经知道这些方法,日后若是觉得有什么不顾而情绪低落便可派得上用场,要永远把意焦放在最能使你奋役的情绪上。

人生的改变有很多方式,那就像创作艺术晶一样,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只有一种方式去改变他们的状态,他们企图借着猛吃、猛喝、猛睡、抽烟及吸毒等方法,可是都没有效,因为这些都不能使他们的内心真正地振奋起来,甚至于倒把他们的人生带入一个毁灭的悲剧,乍看之下,这些方式似乎并没什么多大害处,不过它的结果是经过累积的,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开始侵害我们,等到发觉了已为时太晚。这也就是猫王何以会有那样的下场,同时也是今天许多人的下场,那就好像是一只不幸掉进冷水锅子里的青蛙,慢慢被煮熟到死。如果它是掉在一锅热水里的话,很可能会烫得它马上就跳了出来,然而不幸的是那锅冷水是慢慢加热上去的,待它发现有危险时已难以脱身。

朝向尼加拉瀑布的旅程也像是如此,一开始你就难以控制自己的状态,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状态时就难以控制情绪。什么是不当的状态呢?就是该做而不做,不该做而去做。当你不幸正处于这种状态时,请别给自己找借口,马上竭尽一切力量改变那种状态,不管是改变你的形气或是意焦都可以,这是一刻都慢不得的。为了写这本书,有一次我让自己掉进极大压力的状态之中,我认为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可是还是努力扭转了这个消极无力的状态,否则各位今天就看不到这本书了。我们必须经常让自己处在朝气蓬勃而富有创造力的状态,如果你想节食那就别存着不会成功的心,因为这种状态只会使你丧气、使你烦恼,惟有能处在决心要成功的状态,你才会真正的成功。又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有更好的表现,能力更能充分展现,那就得看你当时所处的状态,如果是处在极佳的状态,哪怕是平常不认为自己有多大能力,但那时所表现出来的可能会令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我就曾在那些记忆单字有困难的人身上用过这种方法,事实上他们记字会有困难,一来是他们的注章力不集中,二来是他们的心智和情绪状态不稳。这种人每次当他们看过一些字之后没多久便忘了,虽然这种现象并非每次如此,不过经常会这样就是了。不过当他们处在某种状态时,就能很清楚地记住所见过的字,如果你改变他们这种状态后,他们记字的能力就会打折扣,可是让他们重回那种状态就又能记得很好。

由于动作能够很快地改变我们的感受,因此只要我们随时做出一个有效的动作,就可以想出很多改变状态的方法。数年前,我在加拿大就曾学过一套很有用的方法,那就是怎样空手劈断木板。按正常步骤来说,要能够劈断木板差不多得花上一年半或二年的时间才能有此功力,而我可从未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只不过了解了师父的信念、集中意焦方式和劈断木板时的形气。整个说起来,就是知道了他怎样运用身体的方式,我因而便也能劈断木板。我一次又一次地学习他的身体状态,同时全神贯注,完全相信自己能够劈断木板。就在差不多的时候,这位教练喊了一声“劈”,那块木板顿时被我扫成两段,接着我又劈断两块、三块乃至于四块叠成的木板。你可知我是怎么能做到这档子事的吗?第一,我提高对自己的期许,一点不怀疑地相信自己能劈断木板,而这在以前我是连想都不敢想的;第二,透过情绪的改变,我丢开先前自我设限的想法,而相信我一定能做到这件事;第三,我使用了有效的方法去完成了这件工作。

这件事使得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随之我便运用同样的方法和信念,做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做的事,克服了一些先前觉得害怕的事。在随后的数年中,我也把这套方法教给其他的人,其中包括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告诉他们好好记取这个他们过去认为不可能做到的经验,对自己重新有个新的认识。这套方法后来我又制作成录像带,成为我“激发心灵潜力”研讨会中的一门课,同时也教给全世界经我们授权教授“个人成长”课程的所有讲师们。当学员们在上这个课时,往往不到三十分钟便能借此方法克服恐惧,学会如何超越以往阻碍他们人生发展的心理障碍。从劈断木板这件事上他们学会如何以这次经验为鉴,让自己有信心去追求人生中任何想追求的目标。看见一个七尺之躯的大男人以为靠着自己的力气便能劈斯木板,结果因为没用我那套方法铩羽而归,随之再见另一位只有他一半身高的小女人因用了那套方法,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时间里,劈断那块先前没被那个大男人劈断的木板,这情景让人看得实在是觉得再惊讶不过了。她之能有此能力,就在于她在形气上呈现出充分的把握。

“经验,并非表示在一个人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而是看这个人自己身上做出什么样的事。”──赫胥黎

你必须小心翼翼地留意自己的所想,好好控制它成为你合用的仆人,否则至终你便会成为环境的奴隶。在此有三个技巧可供你作为参考:

第一,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不管心里是多害怕或多低落,你都得学会很快地改变自己的状态。这套技巧是每位参加我研讨会的学员都必须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他们得学会如何很快地从害怕和“知道”自己什么都不行变为“知道”自己行且也能够拿出有效的行动。像这样能使你很快便改变的经验,可以带给你人生很大的力量,或许一开始你不觉得,等到有一天用到时便会知道它的可贵。

第二,不管在任何环境下你都得能够改变,或许过去某种环境让你很不舒服,可是你就是得去改变自己的状态,直到这个环境不管是成什么样子都能甘之如饴才行。

第三,你要运用形气和意焦使之成为习惯性的行为,而不必刻意做出这个样子。

对于成功我所下的定义是这样,你要使自己的人生充满快乐面减少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过不管是怎么个情形,别忘了要尽可能使自己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人而非痛苦的人。有些人虽然什么都不缺,可是经常有痛苦的情绪,或者他周围都是些痛苦的人,那么他就不能算是成功。要想让周围多为快乐的人,你就得帮助他们很快地改变状态,能无视于周围的环境为何。

到此为止,请问你到底从本章里学到了什么?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人生中所追求的—切都在于改变自己的感受呢?在此我再提醒各位,我们的所有情绪只不过是脑子里的各种生化风暴而已,只要你愿意便能在任何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到底现在你是要高兴、快乐或是痛苦、沮丧,它全操之在你,可是你不必借吸毒或其他的方式去追求或逃避。在信念那一章里各位已经知道,借着我们身上的变化──改变我们的意焦和利用形气──可以有很多方法去克服吸毒的坏习惯,这些变化所发挥的力量远大于任何外来的物质。

你知道如何使自己觉得愉快吗

要想使自己处在愉快的状态,就得知道如何使自己觉得愉快,然而你真的知道吗?这个问题似乎问的有点可笑,不是吗?不过说实在的;你不认为自己得有一套能让自己随时都保持愉快的方法吗?你是否船想出一些跟食物、烟酒、药物或其他无关却又会使人沉迷其中的方式呢?我相信你一定没多少,是不是可以现在就想出一些呢?当你想出来便把它写下,或许你早就有一些了,不过为什么不再加上一些过去未曾试过,而对你又有正面效果的新方法呢?除非你已经写足了十五项。否则可别停 笔,当然最好是能写上二十五项。这只是个练习而已,若是你真有兴趣,写上百来项也没关系。

当我在写的时候,发现听音乐是一个能很快改变状态的好方法,看书也是一个能让我觉得愉快的方法,因为它能使我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教我一些有启发性和告知性的东西,很可能可以马上用在我的身上。就这样一直朝着能对自己产生正面效果的方向去写,我记下了长跑上山五英里、游泳池内踩水、跳舞、随着音乐唱歌、看一部喜剧电影、听听具有教育性的录音带、洗个三温暖、与家人共进晚餐和聊天、搂搂孩子或亲亲孩子、和老婆温存一下、找朋友谈天说地一番、独自一个人想些新点子或新观念,这些都是各位可以做的,当然你可能还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不妨都写下来,只要它们能带给你愉快的感觉便成。

如果你没有一个让自己快乐的计划,那么痛苦便会趁虚而入

上面告诉各位的,只不过是如何建立一张能使自己觉得愉快的“大”表,用以帮助你随时能得到让自己愉快的感觉,而免得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自残的方向。如果你把那些具有破坏性的方法跟痛苦连在一起,把上面所写的那些方法跟快乐连在一起,那么我相信你随时都会去求助于那些能使你快乐的方法。好好地写出这张表吧,让它成为你每时每刻获得愉快感觉的来源。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前面所说的,其目的都在告诉各位如何来调正自己的神经系统、身体和意焦,使之能不断地帮你找寻于你有益的一切事物。 别忘了,如果你一直是处在情绪低落的状态时,那是因为你的形气已成为习惯,或者是你的意焦放在使你无力的状况所致。如果你想转移自己的意焦,在下一章里我将介绍各位一个非常有用的利器,它可以马上改变你的意焦,现在就让我们看下去……

赞(0)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如何得到你真正想要得到的
文章链接:https://www.fec.xyz/daily/2025-384.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评论 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