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过
带来远处花香与青草的气息

文学星空 第2页

四月的风,时光的信笺-浅浅夜色

四月的风,时光的信笺

在季节的更迭中徘徊,不经意间,便与四月的风撞了个满怀。它像是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带着独有的温柔与和煦,悄然而至,轻拂着世间的每一寸角落,也撩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弦。 四月的风,是灵动的画家。它挥动无形的画笔,将大地装点得五彩斑斓。吹过山林,为...

赞(1)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437)
时光倒流,重拾那片温暖-浅浅夜色

时光倒流,重拾那片温暖

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想回到童年的故乡,再去感受那一段无忧无虑的纯真岁月。 记忆里,故乡的天空总是格外湛蓝,云朵像是被随意丢在天空的棉花糖。老家院子里有一棵歪脖子桂花树,每到秋天,金黄的小花就会星星点点地缀满枝头,整个院子都浸在那甜甜的香气里...

赞(1)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791)
相思成灰:李商隐诗中的永恒孤独-浅浅夜色

相思成灰:李商隐诗中的永恒孤独

晚唐的雨总是带着某种宿命感。当李商隐在某个春夜写下”飒飒东风细雨来”时,他或许不曾想到,这场穿越千年的细雨至今仍在淋湿现代人的衣襟。那些被金蟾锁住的香炉、玉虎牵引的井绳,在时光长河里凝结成永恒的情感密码,等待后人破解...

赞(1)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786)
《边城》:中年回望,终见生命深处的诗性与苍凉。-浅浅夜色

《边城》:中年回望,终见生命深处的诗性与苍凉。

年轻时读《边城》,眼里尽是湘西的青山绿水、翠翠的纯真懵懂,仿佛一切美好皆可定格在“虎耳草摇曳的梦境”中。人到中年再读,却从沈从文的笔触里读出了一种宿命的苍凉~~原来这世间的纯净与诗意,从来与孤独和遗憾共生。正如小说结尾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1177)
推荐阅读:【苏格拉底的申辩】-浅浅夜色

推荐阅读:【苏格拉底的申辩】

这本书适合所有在数字时代感到迷茫的人:它是程序员的哲学枕边书,是社交媒体重度用户的清醒剂,是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工具箱。正如苏格拉底在临终前对友人说:”我们走各自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条路更好,只有神知道。”在...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562)
善解人意的悖论:当温柔成为枷锁-浅浅夜色

善解人意的悖论:当温柔成为枷锁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手持莲花,衣袂间流淌着慈悲的清泉;但丁《神曲》里的贝雅特丽齐引导诗人穿越炼狱,智慧的光芒驱散地狱的阴霾。人类对善的追求总是裹挟着温暖的想象,但在雅典学院的廊柱阴影里,亚里士多德早已警示:”过度的善如同过度的恶,都...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763)
什么是真正的善:超越功利的永恒追求-浅浅夜色

什么是真正的善:超越功利的永恒追求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镌刻着 “认识你自己” 的箴言,人类对善的追问同样古老而深邃。在雅典学院的廊柱下,柏拉图曾用洞穴寓言诠释至善理念;在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耶稣以 “爱人如己” 阐释神圣诫命。当现...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734)
黄云与酒旗:高适笔下的盛唐送别哲学-浅浅夜色

黄云与酒旗:高适笔下的盛唐送别哲学

《别董大二首》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在敦煌壁画的飞天裙裾尚未褪色的年代,高适在漫天风雪中举起了酒杯。《别董大二首...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336)
晴雨之间,照见永恒的西子-浅浅夜色

晴雨之间,照见永恒的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笔触穿越千年,将这场晴雨之变定格成永恒的美学瞬间。当我们用现代的目光重读《饮湖上初晴后雨》,会发现诗人早已在水光潋滟中埋下了关于美的终...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386)
成年-浅浅夜色

成年

棱镜摔碎成尘埃,蝴蝶标本钉在墙。 蝉蜕空悬委草莱,玻璃弹珠滚下台。 腮边泪,镜中骸,童年童话已删裁。 为何笑纹生蛛网,却把沉默当盾牌。

赞(0)浅浅夜色浅浅夜色阅读(758)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